六点分享LENORD+BAUER编码器常见故障 1、编码器本身故障:是指编码器本身元器件出现故障, 导致其不能产生和输出正确的波形。这种情况下需更换编码器或维修其内部器件。 2、编码器连接电缆故障:这种故障出现的几率 最高,维修中经常遇到,应是优先考虑的因素。通常为编码器电缆断路、短路或接触不良,这时需更换电缆或接头。还应特别注意是否是由于电缆固定不紧,造成松动引起开焊或断路,这时需卡紧电缆。 3、编码器+5V电源下降:是指+5V电源过低, 通常不能低于4.75V,造成过低的原因是供电电源故障或电源传送电缆阻值偏大而引起损耗,这时需检修电源或更换电缆。 4、绝对式编码器电池电压下降:这种故障通常有含义明确的报警, 这时需更换电池,如果参考点位置记忆丢失,还须执行重回参考点操作。 5、编码器电缆屏蔽线未接或脱落:这会引入干扰信号,使波形不稳定,影响通信的准确性,必须保证屏蔽线可靠的焊接及接地。 6、编码器安装松动:这种故障会影响位置控制 精度,造成停止和移动中位置偏差量超差,甚至刚一开机即产生伺服系统过载报警,请特别注意。 7、光栅污染 这会使信号输出幅度下降,必须用脱脂棉沾轻轻擦除油污 1. 电源方面:一是电源电压过低,+5V电源通常不能低于4.75V,可能由供电电源故障或电源传送电缆阻值偏大引起;二是绝对式编码器电池电压下降,一般有明确报警,若参考点位置记忆丢失,还需执行重回参考点操作。 2. 连接方面:连接电缆常出现断路、短路或接触不良的情况;电缆屏蔽线未接或脱落会引入干扰信号,使波形不稳定,影响通信准确性。 3. 安装方面:编码器安装松动会影响位置控制精度,造成停止和移动中位置偏差量超差,甚至开机即产生伺服系统过载报警;编码器高速端未对中或安装过紧会导致滚珠轴承磨损发热,轴承内润滑油泄漏污染码盘,影响信号采集。 4. 信号方面:元器件故障会导致编码器不能产生和输出正确的波形;信号传输中受干扰可能出现信号不稳定或丢失的情况。 5. 污染方面:光栅污染会使信号输出幅度下降。 6. 机械方面:轴承损坏或磨损严重,会导致信号不稳定或误差增加;编码器轴可能出现磨损或断裂,致使编码器无法正常工作。 7. 精度方面:测量精度下降,与设备初始设定精度相比,编码器反馈的位置、速度数据误差增大;重复性差,多次测量同一物理量时,结果不一致、波动较大。 8. 兼容性方面:与上位机、PLC或驱动器等设备通信不畅,出现数据传输错误、协议不匹配等问题;接口不兼容无法正常连接及实现数据交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