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 BIERI 径向柱塞泵的更全面的技术要求: 一、工作原理相关要求 1.柱塞与定子的配合精度: ○柱塞与定子的配合间隙需严格控制在极小范围内,通常在 0.005mm 至 0.03mm 之间,以确保柱塞在定子内作径向运动时的密封性和稳定性。配合间隙过大将导致严重的泄漏,降低泵的容积效率和压力输出能力;间隙过小则可能导致柱塞与定子之间的摩擦增大,加剧磨损,影响泵的使用寿命。 ○柱塞的圆柱度公差应控制在±0.002mm 以内,以保证柱塞在运动过程中的平稳性和直线性。定子的内孔圆柱度公差也应控制在±0.003mm 以内,以确保柱塞与定子之间的间隙均匀,避免局部磨损和泄漏。 ○柱塞与定子的表面粗糙度 Ra 值应不超过 0.8μm,以减少摩擦阻力,提高泵的效率和工作可靠性。表面粗糙度过高会导致柱塞与定子之间的摩擦增大,产生热量,加速磨损,甚至可能导致表面拉伤或咬死现象。 2.柱塞的运动特性: ○柱塞的径向伸缩运动应均匀、平稳,其运动速度的波动范围应控制在±5%以内。为实现这一要求,柱塞的结构设计应合理,包括柱塞的形状、尺寸、偏心率等参数应根据泵的工作压力、流量等参数进行精确设计和优化。 ○柱塞的加速度应尽量小,以减少惯性力对泵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影响。通常,柱塞的最大加速度应控制在 10m/s² 以内。这可以通过优化柱塞的运动轨迹、采用合适的传动机构等方式来实现。 ○柱塞的回程弹簧应具有足够的弹性力和稳定性,以确保柱塞在排出腔压力作用下能够及时回程,并保持与定子的良好接触。回程弹簧的弹性系数应根据泵的工作压力和柱塞的直径等参数进行设计,一般在 10N/mm 至 20N/mm 之间。 3.配流机构的准确性: ○配流盘与定子、柱塞之间的间隙应控制在 0.02mm 至 0.05mm 之间,以确保配流盘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准确地控制油液的吸入和排出。间隙过大将导致配流不准确,产生泄漏和压力波动;间隙过小则可能导致配流盘与定子、柱塞之间的摩擦增大,加剧磨损。 ○配流盘的端面平面度公差应控制在±0.005mm 以内,以保证配流盘与定子之间的密封性能。配流盘的径向跳动公差应控制在±0.01mm 以内,以确保配流盘在旋转过程中与柱塞之间的间隙均匀,避免局部磨损和泄漏。 ○配流窗口的形状和尺寸应精确设计,以确保油液在吸入和排出过程中的流畅性和稳定性。配流窗口的宽度应根据泵的工作压力和流量等参数进行设计,一般在 2mm 至 5mm 之间;配流窗口的深度应根据柱塞的直径和行程等参数进行设计,一般在 1mm 至 3mm 之间。 二、性能方面的要求 1.压力输出范围: ○BIERI 径向柱塞泵应能够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稳定输出压力,常见的压力输出范围为 10MPa 至 35MPa ,但也有一些特殊型号的泵可达到更高的压力输出,如 50MPa 甚至更高。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根据泵的使用要求和工作条件,合理选择泵的结构形式、密封材料、零部件材质等,以确保泵在不同压力下的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 ○压力波动范围应控制在±3%以内,以保证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精度。为实现这一要求,应采用高精度的加工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泵的各个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配合精度符合要求。同时,还应合理设计泵的结构和参数,如采用平衡式配流机构、优化柱塞的运动轨迹等,以减少压力波动和振动。 2.BIERI 径向柱塞泵流量调节性能: ○泵应具备良好的流量调节性能,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连续调节流量,以满足不同工况下对流量的需求。常见的流量调节方式包括手动调节、电动调节、液压调节等。手动调节方式结构简单,但调节精度较低;电动调节和液压调节方式调节精度高、响应速度快,但结构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流量调节的线性度应良好,即流量与调节参数之间应呈近似线性关系。流量调节的精度应控制在±5%以内,以保证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精度。为实现这一要求,应采用高精度的流量传感器和调节控制装置,并对泵的流量调节系统进行精确的设计和调试。 3.容积效率: ○容积效率是衡量径向柱塞泵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应在额定工作压力和转速下达到 90%以上。容积效率的计算公式为:ηv = (q实际 / q理论) × 100%,其中 q实际 为泵的实际输出流量,q理论 为泵的理论输出流量。为提高容积效率,应采取以下措施: ○优化柱塞与定子的配合间隙,减少泄漏;采用高质量的密封材料,如氟橡胶、聚四氟乙烯等,提高密封性能;合理设计配流机构,减少配流损失;提高泵的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确保各个零部件的配合精度符合要求。 4.转速范围: ○泵应能够在较宽的转速范围内稳定工作,一般的转速范围为 500r/min 至 1800r/min ,但也有一些高速型泵的转速可达到 3000r/min 甚至更高。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根据泵的使用要求和工作条件,合理选择泵的结构形式、传动方式、轴承类型等,以确保泵在不同转速下的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 ○对转速的波动范围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应控制在±5%以内,以保证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精度。为实现这一要求,应采用高精度的传动装置和稳定的动力源,并对泵的转速控制系统进行精确的设计和调试。 5.噪声和振动水平: ○在额定工作条件下,泵的噪声水平应不超过 85dB(A),振动加速度应不超过 2.5m/s²。为降低噪声和振动水平,应采取以下措施: ○优化泵的结构设计,减少零部件的数量和质量,降低惯性力和振动;采用低噪声的传动装置和轴承,如磁悬浮轴承、液体静承等;对泵的关键零部件进行动平衡校正,减少振动;在泵的外部设置隔音罩或减振装置,降低噪声和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材料与制造工艺方面的要求 1.材料选择: ○柱塞通常采用高强度合金钢制造,如 40Cr、38CrMoAlA 等,以承受高压和磨损。这些合金钢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能够满足径向柱塞泵在恶劣工况下的工作要求。 ○定子一般采用优质耐磨铸铁或特殊合金制造,如高铬铸铁、镍硬铸铁等。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够保证定子在长期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配流盘通常采用高强度合金钢或青铜制造,以保证其强度和耐磨性。配流盘的表面应进行淬火和回火处理,以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轴承通常采用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滚动轴承具有摩擦小、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但对安装精度要求较高;滑动轴承具有承载能力大、耐冲击性好等优点,但摩擦较大、效率较低。在选择轴承时,应根据泵的工作条件和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密封件通常采用橡胶、聚四氟乙烯、聚氨酯等材料制造,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够满足径向柱塞泵在不同工况下的密封要求。 2.制造工艺: ○采用精密的加工工艺,确保各个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柱塞、定子、配流盘等关键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应控制在±0.005mm 以内,表面粗糙度 Ra 值应不超过 0.8μm。加工过程中应采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检测手段,如数控加工中心、三坐标测量仪等,以保证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质量稳定性。 ○对零部件进行严格的热处理工艺,以改善其材料性能。柱塞、定子等零部件通常需要进行淬火、回火、时效等热处理工艺,以提高其硬度、强度和耐磨性。热处理工艺应根据零部件的材料和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和控制,以确保热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采用先进的装配工艺,确保泵的装配精度和质量稳定性。装配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对各个零部件进行清洗、涂油、装配等处理,确保零部件之间的配合精度和密封性符合要求。同时,还应采用适当的装配工具和设备,如专用夹具、液压装配机等,以提高装配效率和质量。 四、可靠性与耐久性要求 1.密封系统: ○密封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可靠性,能够在长期工作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油液泄漏。密封件应采用优质的密封材料,并进行合理的密封结构设计,如采用唇形密封、O 形密封、组合密封等,以提高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 ○应定期检查密封件的工作状态,及时更换磨损或老化的密封件。一般情况下,密封件的更换周期为 5000 小时至 10000 小时,具体更换周期应根据泵的使用环境、工作条件等因素进行确定。 ○在密封系统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考虑到密封件的安装、拆卸和维护的便利性,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及时进行更换和维修。 2.轴承与传动系统: ○轴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耐磨性,能够在长期工作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运转状态。轴承的选型应根据泵的工作条件和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如转速、载荷、温度等因素。同时,还应注意轴承的安装和维护,确保轴承的安装精度和润滑状态良好。 ○传动系统应采用可靠的传动方式,如联轴器、齿轮传动、皮带传动等,并保证传动系统的传动精度和稳定性。传动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传动效率、噪音、振动等因素,以提高系统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 ○应定期检查轴承和传动系统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如发现轴承磨损、松动或传动系统出现异常噪音、振动等情况,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相关部件。 3.防护等级: ○根据泵的使用环境和要求,应具备相应的防护等级,以防止灰尘、水分、杂质等进入泵内部,影响泵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一般情况下,径向柱塞泵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 IP54 ,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的泵应具备更高的防护等级,如 IP67 或 IP68 。 ○在防护等级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考虑到泵的各个部位的密封性能和防护结构的合理性,以确保泵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工作可靠性。 4.故障诊断与监测功能: ○泵应具备一定的故障诊断与监测功能,以便及时发现泵的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常见的故障诊断与监测功能包括压力监测、温度监测、振动监测、噪声监测等。这些监测功能可以通过安装相应的传感器和监测装置来实现,并将监测数据传输到控制系统中进行分析和处理。 ○控制系统应具备故障诊断和报警功能,当监测到泵出现故障时,应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操作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相关部件。同时,控制系统还应具备故障记录和分析功能,以便对泵的故障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为提高泵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提供依据。 五、其他要求 1.兼容性: ○BIERI 径向柱塞泵应与配套的液压系统或机械设备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包括接口尺寸、安装方式、工作压力、流量等方面的要求。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泵与系统的匹配性,确保泵能够顺利安装和集成到系统中,并正常工作。 ○泵的控制系统应与配套的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够实现与控制系统的无缝连接和协同工作。控制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泵的工作特性和控制要求,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