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REXROTH力士乐齿轮泵AZPU系列外啮合齿轮泵磨损后,可尝试以下修复方法: 磨损部位分析 1.齿面磨损 ○齿轮在长期啮合传动过程中,齿面会因摩擦而磨损。磨损程度可能因工作条件(如介质、压力、转速等)而异。齿面磨损会导致齿侧间隙增大,影响泵的流量和压力。 ○观察齿面磨损情况,通常会发现齿面出现沟痕、剥落等现象。 2.轴颈磨损 ○轴颈与轴承配合处容易发生磨损。磨损后会使轴颈变细,导致轴承配合间隙增大,引起泵轴的振动和窜动,影响泵的正常工作。 ○轴颈磨损部位一般会出现明显的磨损痕迹,测量轴颈直径可发现尺寸变小。 3.端盖磨损 ○端盖与齿轮端面接触,长期受轴向力作用会导致磨损。端盖磨损会使泵的轴向间隙增大,造成泄漏增加,降低泵的容积效率。 ○端盖磨损处可能出现平面度变化、磨损痕迹等。 修复方法 1.齿面修复 ○轻微磨损: ○对于齿面轻微磨损的情况,可以采用研磨的方法进行修复。将研磨剂涂抹在齿面上,使用研磨工具(如研磨平板),通过手工或机械方式使齿面相互研磨,以恢复齿面的精度和光洁度。 ○研磨时要注意控制研磨量,避免过度研磨导致齿厚减小过多。 ○中度磨损: ○当齿面磨损较明显时,可以采用堆焊修复。首先对磨损的齿面进行清理,去除油污和杂质。然后选用合适的焊接材料(如与齿轮材料相近的焊条),采用手工电弧焊或气体保护焊等方法进行堆焊。 ○堆焊后要对齿面进行加工,通过车削、铣削或磨削等工艺恢复齿形和尺寸精度。 ○严重磨损: ○如果齿面磨损严重,无法通过堆焊等简单修复方法解决时,则需要更换齿轮。在更换齿轮时,要确保新齿轮的型号、规格与原齿轮一致,并且要保证新齿轮与泵体其他部件的良好配合。 2.轴颈修复 ○尺寸修复: ○对于轴颈磨损不太严重的情况,可以采用镀铬等表面处理方法增加轴颈直径。先对轴颈表面进行打磨处理,然后进行镀铬工艺,使轴颈直径恢复到合适尺寸。 ○镀铬后要进行磨削加工,保证轴颈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镶套修复: ○当轴颈磨损较大时,可以采用镶套的方法修复。在轴颈磨损部位加工一个合适的凹槽,然后将特制的衬套镶入凹槽中。衬套材料一般选用耐磨性能好的合金材料。镶套后要对衬套进行加工,使其与轴颈配合良好。 3.端盖修复 ○平面修复: ○如果端盖平面磨损不严重,可以采用刮研的方法修复。将端盖放在平板上,用刮刀刮削磨损的平面,使其达到所需的平面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刮研过程中要不断用标准平板进行检测,确保平面精度。 ○更换端盖: ○当端盖磨损严重,无法通过刮研等方法修复时,则需要更换新的端盖。更换端盖时要注意其与泵体的密封和安装尺寸,确保安装正确,防止泄漏。 在修复齿轮泵时,要严格按照维修工艺和技术要求进行操作,修复后要进行全面的测试和检查,确保泵的性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