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PARKER先导式电磁阀的主阀密封件损坏会有哪些表现? 先导式电磁阀主阀密封件损坏,核心表现集中在介质泄漏和阀门功能异常两大方面,具体可分为以下 4 类现象: 1. 阀门关闭后仍有介质持续流出(内漏) 这是最典型的表现。密封件损坏后,主阀阀芯无法与阀座贴合,即使电磁阀断电、阀芯已复位,介质仍会从密封间隙中持续流过。 若介质为气体(如压缩空气),会听到阀门出口端有明显的 “嘶嘶" 排气声,且无法切断气源。 若介质为液体(如水、油),则会观察到出口端有持续滴漏或小流量流淌,关闭下游阀门后仍无法止漏。 2. 阀门动作响应变慢或无法打开 密封件损坏可能伴随变形、脱落,部分碎片可能卡在阀芯与阀腔之间,阻碍阀芯正常移动: 通电时,主阀阀芯无法快速上升到打开位置,导致介质流量明显减小,达不到额定流量。 情况下,密封件碎片卡滞阀芯,会使阀门通电后仅能部分打开,甚至法打开。 3. PARKER先导式电磁阀阀门关闭速度变慢或出现 “关不严" 的延迟 正常情况下,电磁阀断电后,复位弹簧会快速推动阀芯关闭;但密封件损坏(如老化变硬、失去弹性)时,阀芯与阀座间的摩擦力增大,导致阀芯回落速度变慢: 断电后,介质不会立即停止流动,而是有 1-3 秒(甚至更长)的延迟,之后仍可能存在微量泄漏。 若用于控制高精度流量的场景,会明显感觉到 “关断不及时",影响系统控制精度。 4. 介质压力异常波动(针对高压系统) 在高压工况下(如压力≥1MPa),主阀密封件损坏会导致密封间隙处的介质压力不稳定,进而引发系统压力波动: 即使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系统压力也会缓慢下降,需频繁启动上游泵或压缩机来补充压力。 若密封件出现局部破损,高压介质可能在间隙处产生 “节流效应",导致阀体内产生异常噪音或振动。
|